Search


【關於步頻】
跑者步頻愈高,在力學上的效率愈高,所以輪子是力學上效益最高的移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【關於步頻】
跑者步頻愈高,在力學上的效率愈高,所以輪子是力學上效益最高的移動工具,因為支撐點的轉換非常的密集,毫無間斷,所以不易產生阻力,因此:你在自行車上可以利用「慣性」滑行。若人的步頻也能趨於如此密集的頻率,你也可以利用慣性來跑。所以站得上世界舞台的菁英跑者幾乎沒有低於180步/分。2008年在柏林馬拉松創上世界紀錄Halie的步頻為197步/分。但對一般人來說,高步頻時的心率會飆高。

經過實驗證明,大部分的跑者(就算是剛開始跑步的素人),只要不過度追求速度,大都能達到180步/分,這是一個所有健康的身體都能習慣的步頻,先從小步伐開始,只要習慣後高步頻後,跑步技術會提高,也能同時解決「跨步」、「蹬地」的問題。因為步頻愈高,你愈沒時間蹬地,也愈能把體重分擔到更多的步伐中,使得每一步都變得更輕巧,腿部的負擔變小,運動傷害也因此變少了。

希望大家看了這部影片後「都用開始用每分鐘180~190的步頻來訓練」。

【關於垂直振幅】
身體上下彈跳的垂直振幅愈高,浪費的能能愈多。菁英跑者的垂直振幅可以壓到6cm,但一般跑者平均是12cm,每一步都比菁英跑者多花力氣向上彈跳6cm,平均一場全馬要跑四萬步。等於平白浪費力氣比菁英跑者多向上跳了240公尺(40,000×6cm=240,000cm),因此這部短片主要是想讓大家瞭解「垂直振幅」對跑步經濟性的影響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徐國峰近年作品 《鐵人三項入門》 (2010,臉譜出版) 《先秦儒家水意像析論》 (2011,花木蘭出版) 《在水裡自由練功》 (2012,臉譜出版)。 《挑戰自我的鐵人三項訓練書》 (2014,臉譜出版) 《鐵人三項自主訓練攻略》 (2014,臉譜出版,與羅譽寅合著) 《全方位的馬拉松科學化訓練》 (2015,遠流出版,與羅譽寅合著) 《跑者都該懂的跑步關鍵數據》 (2016年,臉譜出版,與莊茗傑合著) 《自由式的科學化訓練》 (2019年,臉譜出版) 譯作: 《跑步該怎麼跑》 (2011,臉譜出版) 《跑步,該怎麼跑:實戰操練手冊(附DVD)》 (2011,臉譜出版) 《更快更安全的赤腳跑步法》 (2013,臉譜出版) 《丹尼爾博士跑步方程式》 (2014,遠流出版) 《羅曼諾夫博士的姿勢跑法》 (2015,臉譜出版,與莊茗傑合譯)
此專頁只是個人閱讀、研究、訓練、課程與心得分享,不提供諮詢服務。
View all posts